地址: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付付大楼8045号
如果瞄准一座城市,纵深地发掘,你会发现它是一部精彩纷呈的美食志,看完《寻味东莞》,我对这个point的感触也更深了。厚街烧鹅濑粉、石龙麦芽糖、道窖裹蒸粽、东坑糖不甩、咸丸、麻橛、鱼龙、油角、冬果、浮米、碌堆、松糕、煎堆 、糖环、香丸 、三禾宴、炒米饼...随便唠一唠,东莞美食多到你rap不完。
看这部纪录片,除了口水流到肚子上,你对东莞的探索和好奇也得以延伸:东莞有不少交通不便的地方,正是这些地貌令一些山野食材、传统烹调得以保存。为什么在东莞可以吃到地道的卤肉饭?这要多得来东莞工作的台商,因为味道的变化,我们更能身同感受到东莞人口迁徙的一面。这部纪录片的震撼不止于此,连很多东莞人看了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假的东莞人:在东莞混了几十年,怎么就没发现我家门口就是美食天堂?!片子里各色美食的展示,为好奇心满满,但是对于东莞0认知的“美食猎人”提供了绝佳的觅食线索。
相信不用过多久,东莞和顺德、潮汕一样,大街小巷之间,都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吃货。下面,是一些很打动半岛君的美食片段,写下来让大家先睹为快《寻味东莞》的精彩。近水楼台的专属美味,在珠江入海口,咸淡水交融,生活在这里的海产,含有更多的游离氨基酸,吃起来格外鲜甜。这里的虾界贵族是“麻虾”,最有虾味的食法是加葱姜过一下水。
等虾壳一转色,蛋白质刚凝固,捞出,吃起来如果冻般软嫩,唇齿之间翻涌的正是大海的味道。在东莞,青蟹全年供应。
冬春吃清蒸奄仔蟹,未成年的蟹肉软嫩清甜;夏秋吃膏蟹,膏实肉紧,清蒸红烧爆炒,各项全能。不过,这里还有一种千里挑一的自然奇迹,黄油蟹。
1000只青蟹里,会有1只蜕变成为黄油蟹,金黄的蟹油遍布全身,至肢节处溢出。蒸好的黄油蟹从中切开,只见满目金黄,分不出蟹肉与蟹膏,鲜味是普通蟹的十几倍,一口入魂!羡慕近水楼台的东莞人!东莞的土地,可孕育繁盛的热带作物,带来一些罕见的美味,在《寻味东莞》,半岛君还是第一次听说蕉蕾、香蕉的雄蕊和花蕾。麻涌的蕉农,将蕉蕾去皮,切碎焯水,与猪肉鸡蛋混合煎成蛋饼。
蕉蕾口感独特,既有春笋的脆嫩,又有秋葵的黏滑,对着“蕉蕾煎蛋”流口水的半岛君,决定去买笋和秋葵炮制一番,聊以慰藉。大自然的奇异清香,春季的鲜嫩鼠曲草,切碎拌匀蛋液,热锅热油煎制,让浓烈的青草香和蛋香一起迸发。微苦的鼠曲草切碎与糯米粉混合,包进甜香的花生碎、芝麻、白糖、椰蓉,用树菠萝叶片垫着蒸熟,是甜蜜的艾粄。
在这些故事里,有北漂的东莞姑娘,以家乡风味宴请朋友;也有开水乡家宴,招待四方来宾的大叔;有重阳节时祭拜祖先、全族团聚的客家村落;也有从千里迢迢将台湾味道带到东莞的台商。山水相接,奔流入海,东莞这座城市,就像它的地形一般,丰富,积极,包容,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在此聚集。大家一定要去一次东莞,很大可能,你也像在顺德、潮汕、广州一样,好吃得走不出来的。半岛君一直对叶片包起的食物特别有好感。
无味的米,荤腻的肉,整只的鸡,被翠绿的叶子一包,或蒸,或煮,或烤,都能使内里的食材发生质的改变。在《寻味东莞》里,人们对叶片的运用简直神奇。处理好的林旁叶翠绿油亮,东莞主妇拈起两片,手指与叶片一起翻飞,一个个如编织工艺品一般的林旁粽就诞生了。东莞人擅长就地取材,除了林旁,各种草叶都有戏份。
蕉叶包的粽子,状如金字塔,带着香蕉的清香。在水乡道滘,人们用莞草捆扎裹蒸粽,绿豆沙,咸蛋黄,五花腩,咸咸甜甜,怎么都吃不腻。坚持古法获得的馈赠,在机器生产量大快捷的时代,坚持手工生产,很多时候倚仗的是一种情怀了。不过,对于东莞人而言,手工古法制作的食物,不仅更有温度,而且还能带来特别的收获。
赶在天亮之前,用柴火灶熬豆浆,是件苦差事,但东莞人乐在其中。随着时间无痕流逝,豆浆表面凝固出油润的腐皮,用杆子小心去挑,完整取下的腐皮让人心感治愈。腐皮直接晾干,其薄如纸,折叠起来,便是腐竹。
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,腐竹逐渐定型,变得柔韧可口,与机器批量制作的不可同日而语。浓郁的豆浆浸泡着柔滑的腐竹,暖了心,美了胃,东莞人爱从一碗腐竹豆浆出发,开启新的一天。耙齿萝卜,味道辛辣,口感粗糙,不同其它萝卜一样吃法,但是,东莞人自有办法。
耙齿萝卜晾晒、发酵后,褪去了辛辣脆爽,变得甜香柔韧,由此也改名换姓成“阴菜”。和江南的梅干菜一样,阴菜与荤香最是合拍,蒸排骨,蒸肉饼,煲牛肉汤,都能超级下饭!节庆食物,繁复彰显隆重,很多习俗,是农耕时期延留下的习惯。
还有一道尤为特别的咸姜水。个中食材异常丰富:香菇、猪肉、米酒、酒酿、猪肝、煎蛋、黄酒、鲜奶,加上大量的姜,一起熬制,喝起来滋味奇妙,酣畅淋漓。作为冬至的节庆食物,咸姜水耗时又费力,东莞人爱极了这一口,但不是本地人却未必能吃得惯。《寻味东莞》这部片子,是纵览,也有细节,记录详实,又不乏幽默。
它讲城市,讲食材,讲菜品,但这一切,讲的都是东莞人的故事。山区里的客家人,爱吃咸口冬团,鲜肉,腊肉,虾干,萝卜,一一切碎,大火翻炒成鲜香浓郁的馅料,包在糯米皮里蒸制成萝卜粄。沿海地带过节,人们会煮大薯糖水,红艳的色泽和甜蜜的滋味,恰合了节日心情。
山海之间的丘陵地区,主妇一大早起来搓汤圆,白日处理十几种食材,只为了晚宴上的一道咸丸,一道菜汇聚鱿鱼香菇腊肉白菜...尽显生活富足。东莞的热带气候决定了长时间的耕作,只有冬至时分,颗粒归仓,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才能稍作歇息。当地人会在这个时段,全家欢聚一堂,享受一顿丰盛的家宴。
节庆食物不怕费时费力,因为越是繁复,越显隆重,东莞人决定对鹅“痛下杀手”。如果广东人每年吃掉至少1.7亿只鹅,那东莞人能吃掉1亿只吧...烧鹅佐着酸甜的梅子酱,齿颊留香,白斩鹅爽滑劲道,原汁原味,但最具代表性的,还是大岭山中的鹅宴。钟形罩里烤着烧鹅,烧着开水灼鹅肠,炒锅点火做爆炒鹅血,全家老小一起忙活完,围坐一起吃全鹅宴,桌里桌外都写着团圆。冬团,冬团,冬至团圆,也是不可少的节庆食物。
糯米磨粉,揉制成面皮,包裹上甜咸馅料,以颜色区分口味,粽叶托底同蒸,锅盖掀开,色彩鲜艳令人垂涎。
本文来源:贝斯特游戏-www.snowsing.com
地址: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付付大楼8045号 电话:0898-08980898 手机:19516647992
Copyright © 2004-2024 www.snowsing.com. 贝斯特游戏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ICP备53343519号-5